一、
Countstar全自動細胞計數儀對血細胞的計數原理
細胞的分別計數是指分類計數各種血細胞,血液中各種細胞的體積是不同的,白細胞體積范圍在120-1000μm3,紅細胞在85-95μm3,血小板在2-30μm3,血細胞的分別計數便是利用它們的體積及數量的不同。
體積不同的紅細胞、白細胞、血小板,其產生的脈沖幅度也不同,排列順序以白細胞大,紅細胞次之,血小板小。在計數紅、白細胞時,可利用一個幅度鑒別電路將血小板篩選掉,這個鑒別電路叫閾值選擇電路。
閾值電壓選擇在U1時,只有紅、白細胞產生的脈沖參與計數;閾值電壓選在U2時,血小板產生的電壓脈沖才能參加計數;下面的小信號為干擾脈沖。
二、紅細胞計數
正常人體外周血紅細胞的數目為白細胞的1000倍左右,當閾值電壓選在U1時,白細胞產生的脈沖個數較紅細胞產生的脈沖個數少得多,幾乎可以*忽略,紅、白細胞數可視為紅細胞數。
三、白細胞和血紅蛋白計數
在計數白細胞時,先在稀釋血液中加入一種溶血劑,使紅細胞溶解破碎,其碎片體積分散到不影響白細胞計數的程度,紅細胞破碎后,將閾值電壓選在U1,再對剩下的白細胞產生的脈沖個數進行計數,便可以求得白細胞數。
紅細胞破碎溶解后,其內部的血紅蛋白便釋放出來,與溶血劑中的轉化劑反應進而轉化為顏色穩定的氰化血紅蛋白,通過光電比色法可求出血紅蛋白的含量。
四、血小板計數
將閾值電壓選在U2時,可以去掉干擾計數,并計出紅、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總數。后從總數中減去紅、白細胞數,即為血小板數。